關閉→
當前位置:致富都>致富技術>種植致富技術>附其生長習性 - 丹蔘的栽培技術

附其生長習性 - 丹蔘的栽培技術

致富都 人氣:1.62W

生長環境:丹蔘喜氣候溫暖、溼潤、陽光充足的環境,地下根部能耐寒,可露天越冬,幼苗期遇到高溫乾旱天氣,生長停滯或死亡。

土壤:丹蔘爲深根植物,在土壤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、中等肥力的砂質壤土中生長髮育良好,過砂或過粘的土壤丹蔘生長不良。

繁殖方式:以分根、蘆頭繁殖爲主,也可種子播種和扦插繁殖。

丹蔘的栽培技術,附其生長習性

一、形態特徵

丹蔘是多年生草本。株高30~70釐米。根肉質,肥厚,有分枝,外皮土紅色,內黃白色,長約30釐米。莖方形,被長柔毛。奇數羽狀複葉,對生,小葉3~7片,卵圓形,邊緣有鈍鋸齒,兩面均被有長柔毛。輪傘總狀花序,頂生或腋生,花淡紫或白色,脣形;小堅果4個;橢圓形,成熟時灰黑色。花期爲5~7月,果期爲6~8月。

二、生長習性

1、丹蔘喜歡氣候溫暖、溼潤、陽光充足的環境,年平均氣溫爲17.15℃,在平均相對溼度爲77%的條件下生長髮育良好,氣溫爲-5℃時莖葉凍傷;地下根部耐寒,可露天越冬,幼苗期遇到高溫乾旱天氣,生長停滯或死亡。丹蔘爲深根植物,在土壤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、中等肥力的砂質土中生長髮育良好。土壤肥沃,參根生長不壯實;在水澇、排水不良的低窪地會引起爛根。土壤酸鹼度最好接近中性。過砂或過粘土壤丹蔘生長不良。

2、丹蔘植株返青後,3~4月莖葉生長快,果實成熟後植株枯死,倒苗後新芽和葉子重新生長,進入第二次生長,母株一般生長3~5株,4月上旬開始分枝,陸續抽出花莖,秋天花莖少,只有春天的三分之一。

三、繁殖方式

丹蔘以分根、蘆頭繁殖爲主,也可以種子播種和扦插繁殖。

1、分根繁殖

秋季收穫丹蔘時,選擇色紅、無腐爛、發育充實、直徑0.7~1釐米粗的根作爲種根,用溼沙貯藏至次春栽培。也可以選擇生長結實、無病蟲害的植物,在原地不起根,留作種株,待種植時隨挖隨栽。春栽,於早春的2~3月,在整平耙細的栽植地畦面上,按行距33~35釐米,株距23~25釐米挖洞,洞深5~7釐米,在洞底施加適量的糞肥和土雜肥作爲基肥,與底土混合。然後,將直徑粗0.7~1.0釐米的嫩根切成長5~7釐米的小段作爲種根,頭朝上,每個洞直立種植1段,種植後覆蓋火土灰,再蓋細土厚2釐米左右。不要太厚。否則很難出苗;也不能倒栽,否則不會發芽。每畝需要種植50公斤左右的根。北方氣溫低,可採用地膜覆蓋培育種苗的方法。

2、蘆頭繁殖

收挖丹蔘根時,選擇生長結實、無病蟲害的植株,用粗根切下供藥用,將徑粗0.6釐米的細根連同根基上的蘆頭切下種植,根據行株距離33X23釐米挖洞,與分根方法相同,種植在穴內。最後覆蓋細土厚2~3釐米,稍加壓實即可。

3、種子繁殖

3月下旬選擇陽畦播種。畦寬爲1.3米,行距爲33釐米橫向開溝條播,溝深爲1釐米,因丹蔘種子細,要混合細沙均勻撒入溝內,益土不宜過厚,以不見種子爲度播後覆蓋地膜,保溫保溫,當地溫度達到18~22℃時,半個月左右就可以出苗。出苗後,在地膜上開孔放苗,苗高6釐米時進行間苗,培育到5月下旬可移植。南方6月種子成熟後,隨採隨播,出苗最高。也可以在立秋前後播種。

4、扦插繁殖

南方於4~5月,北方於7~8月。先把苗牀畦面澆水溼潤,然後剪下強壯的莖枝,切成長17~20釐米,把插穗斜插入土中,深入爲插條的1/2~1/3,隨剪隨插,不能長時間放置。否則,會影響苗的成苗率。插入後保持牀土溼潤,適當遮蔭,半個月左右就可以生根。待根長3釐米時,定植在大田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