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→
當前位置:致富都>致富周邊>科普>仔豬秋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綜合防治

仔豬秋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綜合防治

致富都 人氣:1.21W
仔豬秋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綜合防治

隨着冬季到來,各規模豬場豬的呼吸道病多發,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,將給豬場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。現將一些冬季呼吸道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。一、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致病因素(一)豬藍耳病。典型症狀爲母豬懷孕後期流產或早產,子豬出現呼吸道症狀。豬藍耳病毒會使豬細菌性肺炎的易感性增強,常會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、鏈球菌病、胸膜肺炎等,還會影響豬瘟等疫苗的免疫效果。(二)Ⅱ型圓環病毒。這是引起豬多種疾病的一種新病毒,還可感染肺泡巨噬細胞,造成免疫抑制,引起間質性肺炎,常見於6~14周齡的小豬,發病率在2%~30%,死亡率在4%~10%。(三)豬流感。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、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。不同年齡、性別、品種的豬,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但在冬季氣溫驟變、豬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更易發生。若單一感染,往往呈良性經過,但該病毒可在豬的鼻黏膜、扁桃體、淋巴結和肺中繁殖,損害豬肺部的防衛機制,從而爲其他病毒或細菌敞開大門;若出現繼發感染,其症狀和病變會加重。(四)胸膜肺炎放線桿菌。主要引起豬出血性壞死性胸膜肺炎,病豬迅速死亡。該病菌透過飛沫進入呼吸道導致發病。(五)豬喘氣病。豬喘氣病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接觸性、慢性呼吸道傳染病,是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元兇。感染後病豬乾咳、低燒、生長緩慢、發病率高。支原體感染會破壞支氣管纖毛,使纖毛變短、變少或脫落,不能清除各種呼吸道病原菌和異物,導致呼吸道門戶洞開,使氣源性病菌長驅直入,進入呼吸道和肺部。支原體感染後導致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下降,使呼吸道免疫力減弱,抵抗力下降,極易引起其他細菌、病毒的呼吸道繼發感染,尤其肺炎支原體合併感染豬藍耳病時後果更嚴重。二、呼吸道傳染病預防和治療方法(一)做好環境調控。冬季區別於其他季節的管理要點主要是保溫、通風問題。有必備的保溫條件,如暖氣或火爐,還要有局部保溫設施,如紅外線保溫燈或加熱板,防止子豬扎堆。在保證舍溫的同時,還要有適合冬季使用的排風系統,及時排除舍內氨氣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氫等有害氣體,搞好衛生,保持舍內乾燥,減少溫差造成的應激,按時消毒,以降低空氣中病原體或粉塵的密度。(二)加強飼養管理。做好生物安全體系建設,防止病源傳入,加強消毒以減少場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,實行全進全出制度,尤其是產房和保育舍,每批豬轉出後都要徹底消毒,採用“衝-消-薰-刷-消-燒”六遍消毒法,使用聚維酮碘消毒液、生石灰、煙燻消毒劑等進行嚴格消毒,並空舍1周以上,才能轉入下一批豬,徹底切斷不同日齡(批)子豬間的水平傳播,結合早期斷奶減少母子間的傳播。降低飼養密度,在保育舍應讓每頭豬有0:3~0.4平方米的生活空間,在育肥舍讓每頭豬有1平方米的生活空間。爲豬羣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,尤其在乳豬斷奶前後給予高營養水平且適口性好的飼料,提高斷奶子豬的採食量,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發病率。用選擇好時機添加維生素等方法,減少去勢、斷奶、轉羣、換料、疫苗注射等應激因素的負面影響。(三)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。確實需要引種,應事先做好疫情調查,防止購入病豬和隱性感染豬。種豬到場後,要隔離飼養40~60天,並按程序進行免疫接種、預防性投藥,並與本場幾頭老母豬混養進行風土馴化,讓其產生適應本場微生物羣的抗體,確定無疫病後,方可混羣飼養。(四)根據本場病原存在情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。1.在冬季到來之前,做好種豬羣的免疫工作,如口蹄疫、鏈球菌病、傳染性胸膜肺炎,後備豬及種公豬的豬瘟、萎縮性鼻炎、僞狂犬病、藍耳病等預防接種,並做好驅蟲工作。2.母豬產前應按計劃做好傳染性胃腸炎、流行性腹瀉二聯苗,僞狂犬病、大腸桿菌病三價苗,萎縮性鼻炎疫苗等的注射工作,使母豬處於較高的免疫水平。3.建議子豬免疫程序:1日齡超免豬瘟疫苗、55日齡加強免疫,15日齡接種鏈球菌病疫苗,14日齡接種支原體病疫苗,21日齡接種藍耳病疫苗。(五)藥物預防。哺乳子豬於3、7、21日齡各注射1次長效米先,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效果。母豬分娩前後各1周,飼料中添加亞廣黃芭多糖、金合維他。子豬斷奶後1周、轉羣前後的1周,飼料中添加亞廣強力黴素。生長豬每間隔2~3周或根據情況用亞廣強力黴素、氟苯尼考或支原淨以及泰樂菌素拌料2~3天,種豬羣、後備羣每月預防投藥1次,每次用藥2天。(六)做好消毒工作。建議使用亞廣聚維酮碘或消毒衛士每週消毒1~2次。(七)藥物治療。用亞廣長效米先加抗毒先鋒按豬每公斤體重各0.2毫升注射,同時按豬每公斤體重用咳喘克0.1毫升注射,一般用藥1次即可治癒。綜上所述,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比較複雜,在採取上述綜合防控措施外,應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,選擇適合本場的治療方案。

TAG標籤:#呼吸道 #仔豬 #防治 #傳染病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