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→
當前位置:致富都>致富技術>養殖致富技術>附黃鱔種類的來源和選擇 - 野生黃鱔種苗馴養技術

附黃鱔種類的來源和選擇 - 野生黃鱔種苗馴養技術

致富都 人氣:2.07W

收購生鮮的河蚌,放在池塘裏暫時保存,準備黃鱔專用人工飼料,設計好馴化池,建立黃鱔飢餓感,製作適當的飼料形狀,提高黃鱔飼養的成功率,馴養餌料選擇新鮮蚌肉,冷凍處理後,用6-7毫米的模孔絞肉機加工成肉糜,餵食時,將河蚌肉糜和清水混合,均勻灑出,攝入旺盛時,改為定點餵食,第六天改為人工配合餌料。

野生黃鱔種苗馴養技術,附黃鱔種類的來源和選擇

一、黃鱔種類的來源和選擇

黃鱔種類的來源和選擇直接關係到投入和風險,是養殖鰻魚首先要解決的問題。目前生產中黃鱔種類主要有以下來源:

1、直接從野外捕獲:

(1)每年4-10月在稻田和淺水溝中用鰻魚籠捕捉,特別是悶熱的日子和雷雨後,活動的黃鱔最多,晚上比白天多。一個人一次可以帶200只黃鱔籠。夜間或雷雨後放入溝田,幾小時後捕捉黃鱔。用黃鱔籠捕捉黃鱔時,最好用蚯蚓作為誘餌,每個籠子每晚取黃鱔2-3次,黃鱔籠放水時,必須把籠子尾巴稍微露出水面,讓黃鱔在籠子裏呼吸空氣,否則,就會窒息或缺氧。黎明時回收黃鱔籠,個頭大的賣,小作鰻魚種。用這種方法捕獲的鰻魚種類,健康無傷,飼養成活率高。

(2)另一種方法是晚上點燈,沿着田埂溝巡視,發現尋找食物的黃鱔,用黃鱔夾捕或徒手捕捉。捕捉時,儘量不損傷黃鱔種類的個體。捕獲的黃鱔種類應立即放養。

2、在市場上購買:

(1)在市場上購買黃鱔種類,必須選擇堅固無傷的黃鱔。應該選擇一直處於換水暫時飼養狀態的籠黃鱔種類作為飼養對象。農藥中毒的黃鱔和藥捕獲的黃鱔也不能養活(藥捕獲的黃鱔腹部有紅點,時間越長紅點越明顯,活力也不好)。

(2)一般來説,黃鱔品種分為三種:第一種體色黃有大斑點,這種黃鱔種類生長快的第二種體色青黃,這種黃鱔種類生長一般的第三種體色灰,斑點細密,生長不快。三種黃鱔種類應分別飼養。每公斤黃鱔種類生產鰻魚的肉倍數為1:(5-6),第二種為1:(3-4),第三種為1:(1-2)。

(3)黃鱔種類的大小最好是每公斤20-50尾,規格過小,成活率低,當時不能上市的規格過大,肉倍數低,單位淨產量低,經濟效益低。但是,這也不是絕對的。放養哪種規格的黃鱔種類必須考慮市場因素。春節前後市場規格大的商品黃鱔價格高的話,養殖者也可以適當考慮放養大規格黃鱔的種類,成為黃鱔。

3、半人工繁殖的苗種養殖:

(1)模擬野外自然產卵環境,在養殖池自然繁殖。每年年底,從人工培育的黃鱔中,選擇體格結實、尾重100-200克、體色黃光澤的個體,集中在富含機質土壤的池塘越冬,第二年6-7月自然產卵繁殖。池塘水温在15℃以上時,必須加強這種黃鱔的餌料飼養。繁殖期間要注意生產的卵和孵化的黃鱔苗,發現卵可以取出專業孵化,發現苗也要根據不同規格的池塘立即取出放養,以免大的吃小的,互相殘食。在培育池中,首先用雞糞等有機肥育浮游動物,放入黃鱔苗,黃鱔苗可以吃浮游動物生長。如果浮游動物不足,可以輔助餵食煮好的蛋黃漿。黃鱔一吃,就會逐漸分散活動。

(2)野外採集黃鱔受精卵,人工孵化成苗。每年盛夏期,湖岸沼澤地區、農村溝和稻田中,發泡團狀物浮在水面上,可能是黃鱔孵化巢。發現這種現象時,請立即用葫蘆飯的勺子輕輕撿起來,放在放入新水的盆和桶裏。爾後,將黃鱔卵小心放入黃鱔蛋孵化器孵化。孵化期管理與人工繁殖孵化期管理相同。

(3)野外直接收集野生黃鱔苗:

①在黃鱔經常出沒的溝裏放入葫蘆,從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可以收集野生黃鱔苗。方法是先在地上鋪上塑料網布,用撈海把葫蘆撈到網布上,藏在葫蘆根上的黃鱔苗自動鑽出來,落在網布上。收集的野生黃鱔苗可以放入黃鱔苗池培育。

②另一種方法也可以接收野生黃鱔苗。6月中旬,黃鱔生活水域可以預先用糞、牛糞、豬糞混合土壤,在水中形成塊狀分佈的肥料水區,肥料水區可以生長很多蚯蚓,吃完的黃鱔可以自動進入這些肥料水區尋找食物,這時可以用小抄網捕進入黃鱔培育池培育。

4、全人工繁殖的苗種養殖:人工繁殖的黃鱔苗、喂水絲蚯蚓等人工培育。

二、野生黃鱔苗種採集技術

1、黃鱔苗採集前的運輸工具:可容水100公斤的鐵盒或內襯塑料膜的鄙視框、雙指以上的PVC網片、井水或清潔的河水(井水必須在10小時前放入容器)、稱重工具、密眼網袋、編織籃子。

2、黃鱔苗的收集方法:

(1)捕獲方式最適合籠捕獲,適量選擇電捕獲。

(2)訂户收購,要求捕獲者每天捕獲的黃鱔以1個黃鱔用4份水的比例貯藏,至貯藏時間儘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。

(3)養殖户每天上午收購當天捕獲的黃鱔,中途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。收購時,容器將水放入三分之二,內置0.5公斤聚乙烯網。黃鱔苗運回,立即徹底更換水,更換水的比例達到1:4以上。浸洗過程中,去除受傷和體質衰弱的黃鱔苗。1小時後,選擇黃鱔,規格分為25克以下和25-50克,放入黃鱔池。在整個操作過程中,水的更換應避免温差過大(±2℃)。

三、野生黃鱔苗馴養技術

1、馴養的意義:根據黃鱔的天然食性,國內養殖者們一般採用喂新鮮食物人工養殖。這些新鮮食物包括蚯蚓、雜魚、河蚌、螺類或昆蟲。其優點是黃鱔很快就能形成攝食習慣,但缺點也很明顯,重量倍數低,數量不能長期穩定供應,特別是大規模養殖時,這種限制更難克服。 能否人工配合飼料飼養黃鱔是實施黃鱔規模養殖必須解決的問題。有些養殖家自己製作人工餌料餵食,但由於對黃鱔食性變化過程、人工餌料製作的營養全面性和製作方法等認識不足,攝入率和增重狀況不理想。經過科研人員多年的試驗,在反覆研究黃鱔消化功能的基礎上,成功解決了黃鱔人工餌料的營養全面性和可食性問題。根據大規模生產試驗,採用專用餌料,黃鱔攝取率高,增重快,餌料係數低。

2、馴養前的準備工作:收購生鮮的河蚌,放在池塘裏暫時保存。黃鱔專用人工飼料。冰箱:河蚌肉使用前,進行冷凍處理。絞車(大型)有兩個模孔(3-4毫米、6-7毫米)。

3、馴養池的設計和建設:馴化池主要用於黃鱔的馴化,由水泥、磚製成。馴養池面積一般較小,每池長2-3米2,池高40-60釐米,池一面設2個進水孔,相對另一面設2個排水孔,1個排水孔和池底等高,另一個排水孔高於池底15釐米,進水孔必須設置防脱金屬網罩。

4、馴養方法:

(1)該技術是建立黃鱔飢餓感,製作適當的飼料形狀,提高黃鱔飼養的成功率。馴養餌料選擇新鮮蚌肉,冷凍處理後,用6-7毫米的模孔絞肉機加工成肉糜,蚌肉不能被黃鱔有效消化,但是是黃鱔喜歡的餌料之一。每天下午5-7點餵食,每天1次餵食量控制在黃鱔苗總重量的1%以內。這個數量遠遠低於黃鱔飽食量的5%-6%,黃鱔一直處於飢餓狀態,為組建集中攝食條件的反射創造了良好的機會。

(2)餵食時,將河蚌肉糜和清水混合,均勻灑出。三天後,觀察到黃鱔攝入旺盛,即改為定點餵食,一般每池設置4-6分,繼續餵食2天,餵食量仍為1%,黃鱔基本上可以在3分鐘內吃完,第六天改為人工配合餌料。

(3)這種人工配合餌料的快速轉換決不是任何人工配合餌料都有效,這種專用人工配合餌料必須具有特殊的飼料加工形狀和成分構成。首先,選擇精心配製的黃鱔飼料50公斤,加入8%的新鮮河蚌肉漿(3-4毫米絞車加工)和適量皖龍5號,以上比例混合,用手工或攪拌機充分攪拌,然後用3-4毫米的模孔絞車壓制成直徑3-4毫米左右,長度3-4釐米餵食時直接撒入定點餵食區域,餵食量在2%左右,每天下午5-7點餵食一次。特別注意餵食量應以15分鐘食用為度,提高飼料效率,降低載體負荷。這種組合的人工配合餌料,餵食效果非常理想,黃鱔生長速度快。